茅台1935《简牍探中华》第二期开播,总触达人次超18.6亿

2023-12-09 行业资讯 万阅读 投稿:本站作者

茅台1935《简牍探中华》第二期开播,总触达人次超18.6亿

茅台1935邀您“简”述历史,“牍”懂中华!

由贵州茅台独家冠名播出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简牍探中华》12月2日第二期播出后,口碑与热度双双呈现不断上升态势,单期累计收获90个热搜热榜,总触达人次超18.6亿。央视频线上直播总观看量424.3万人次,较第一期高出90万人次,涨幅近30%。

首期节目聚焦的“里耶秦简”,是我国21世纪最为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这些珍贵的简牍为什么会被深埋于古井之中?两千多年前的“加急快递”什么样?如今,里耶古城遗址考古又有何新发现?12月2日的《简牍探中华》第二期,与广大观众继续探秘“里耶秦简”。

13口井!

专家发布里耶古城遗址考古最新发现

“引领我们认清中华文明的来路”“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绵延不绝”“一片简牍就是一段从前”……首期节目播出以来,里耶秦简背后的历史原貌和文化精神令观众深受震撼,第二期节目中又有新的惊喜接踵而至。在访谈现场,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春龙发布了里耶古城遗址考古最新发现,他表示:“今年,我们湘西组织业务人员队伍对城址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勘探,在城里又发现11口井,旁边还有水塘,城外也有2口井,从井里带上来的有机质竹木材料,形状非常接近简牍。”这意味着里耶古城遗址很可能有新的简牍出土,一个又一个鲜活的历史将会复现。

除了考古新发现,节目揭开里耶秦简博物馆两枚镇馆之宝——“九九乘法口诀表”木牍和“迁陵以邮行洞庭”简牍的神秘面纱。九九乘法口诀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流传甚广,虽多见于传世文献,但先前未出土过汉代以前的实物。里耶秦简“九九乘法口诀表”木牍是目前世界发现最早、最完整的乘法口诀表实物,实证了我国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使用九九乘法口诀,比西方早六百多年。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特别指出,我们现在的乘法口诀从一一得一开始,而里耶秦简从九九八十一开始,最后也不落到一一得一,而是二半而一,这说明当时已有分数的概念。

两千多年前的“加急快递”什么样?节目中,专家团带观众了解秦朝完善、高效的邮传系统,认识被称为中国最早信封的“迁陵以邮行洞庭”简牍。据介绍,它是一个邮书封检木牌,上面短短的七个字体现收信地和“直达”的邮递方式,当时的紧急邮传文件则会注明“以利足行”,要求由善跑者传递,有的甚至会标注“急急急”,它们共同记述着昔日驿道上的繁忙景象。

多维重现!

在一家四代合诵中读懂文化传承 

作为首档聚焦“简牍”的全新力作,总台综合频道播出的《简牍探中华》探索出“实景戏剧”的方式,以普通小人物为切口,帮助观众透过历史烟云,触摸一个个从简牍的字里行间“活起来”的人物、场景、事件。

随着秦统一天下,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秦政无论诏令下达,还是下情上达,须用书面形式,可谓“无事不成文”。中国秦汉史研究会顾问、西北大学教授王子今表示:“战国以来,行政方式走向成熟,行政管理范围也在扩大,文书的作用也就显得更为突出,里耶秦简体现了从战国官文书到秦官文书的演进。”根据里耶秦简原始记录,并经过与专家组的多轮讨论后,本期节目就将借助县丞“昌”与令史“华”的视角,多维度解读秦朝文书制度的严谨,重现迁陵县十余年内的历史原貌。

两千多年前,秦吏在尺牍间记录时代变迁;两千多年后,我们从简牍中汲取智慧力量。首期节目,令史“华”和县令“禄”曾跨时空合诵《诗经·秦风·无衣》《楚辞·九章·橘颂》,带观众读懂秦楚融合的深刻内涵。随着剧情发展,象征着汉承秦制的《大风歌》也在本期节目中登场。看到戏剧末尾,演员们深情吟诵这三首不同时期的诗歌,蒙曼动容道:“汉承秦制不只是继承,而是扬弃,它继承秦朝的钢筋铁骨,又给骨架充实上血肉,中华文明就是这样一代代地交往、交流、交融着,也一代代地传承、创新着,所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我们把文化传承好,也就守住了中国的四方。”

里耶秦简的故事已精彩上演,敬请关注由贵州茅台独家冠名播出的大型文化节目《简牍探中华》,跟随茅台1935探寻巍巍神州、泱泱华夏!

声明:泸州白酒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mayi@126.com
广告位招租
广告位招租
广告位招租